卡片盒筆記 X Heptabase 一款顛覆筆記方式的生產力工具(附功能介紹與範例說明)

Heptabase

目錄

從去年開始就有很多人在討論「卡片和筆記」,相關的書籍和教學也越來越多,這篇來跟大家分享我使用一年卡片盒筆記的心得,也會介紹我使用的工具 Heptabase,以及我如何運用這些功能和實際使用範例。

卡片盒筆記是什麼?

卡片盒筆記 (Zettelkasten),是一種整理知識的筆記方式,大家也會稱之為「卡片盒筆記法」。一開始是位德國社會學家魯曼 Niklas Luhmann 為了做研究、撰寫論文而發明的一種筆記方法。他將每個知識點獨立寫成一張一張的卡片,並在不同的卡片之間標上編號,同時也會記錄與這張卡片內容相關的卡片,將相關的卡片建立關聯,然後以盒子來收納、整理這些筆記,所以稱作「卡片盒筆記法」。

卡片盒筆記法與一般常見的數位軟體筆記相比,最明顯的不同就是筆記的結構。一般筆記的結構都是以樹狀的結構呈現,層層遞進,主題資料夾裡可以一直往下延伸,新建子資料夾、子筆記,像是 Apple 備忘錄、Microsoft OneNote。

而樹狀結構的筆記也存在些缺點與侷限:通常需要很明確的分類邏輯,以及分類上只能入一類,很難隨著使用情境而調整。為了因應不同分類需求,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筆記軟體新增「標籤」的功能,讓使用者可以多一種分類筆記的方式,跳脫樹狀結構筆記只能以單一主題歸納的侷限。

卡片盒筆記法的筆記結構

卡片盒筆記法的優點在於完全跳脫樹狀結構,以筆記間的關聯性來排列。筆記的層級關係不用在一開始就定下來,也更能隨需求而調整、新增筆記。從下圖示意,應很能理解到樹狀結構筆記與卡片盒筆記的差異。

Screenshot 2024 01 31 Pm 02.46.47
卡片盒筆記 vs 樹狀結構筆記

卡片盒筆記法的應用彈性與優勢

卡片盒筆記法明顯的優勢在於,撰寫筆記的時候,不用花力氣去思考應該分在哪個主題,回頭需要找筆記的時候,也更容易找到相關卡片,不會因為屬於不同主題或忘記被分到哪個主題,而無法馬上找到。

不過也因為每則筆記都可以隨意撰寫和編輯,很多時候寫完過幾天,就忘記自己寫什麼了,如果也沒有設定容易找到的「標題」或「關鍵字」,以後就更難找到這則筆記。所以在撰寫筆記之前,會更需要花比較多力氣設定撰寫邏輯,讓每一則筆記都符合「不管多久以後再回來看,都能看懂」以及「光靠搜尋關鍵字就能找到」這兩個規則。

卡片盒筆記軟體、APP 有哪些?

卡片盒筆記軟體,最核心的功能,就是可以在筆記之間加上「關聯」(也就是 backlink),例如 A 筆記跟 B 筆記有關聯,當你在 A 筆記 tag B 筆記時,B 筆記就會自動新增「有被 A 筆記 tag」的資訊。

常見的卡片盒筆記軟體,有免費的 Obsidian、Logseq、RemNote,付費的有 Heptabase、Roam Search。

其中我最推薦的是 Heptabase。對新手來說,常常需要別人的範例,才知道怎麼應用卡片盒筆記,而 Heptabase 最讚的地方就是,無論是 Discord 還是 Facebook 社團,都有很多人願意分享自己的應用方式,Heptabase 團隊甚至是創辦人 Alan 也常常直接回覆使用者的問題。它不只是一款很讚的軟體,更是一個能幫助大家快速上手、讓人安心學習與成長的社群!

卡片盒筆記軟體推薦 Heptabase 的原因:3 大優勢

實際使用之後,之所以推薦 Heptabase 作為卡片盒筆記軟體的原因在於,Heptabase 本身就是一款從「卡片盒筆記法」概念出發的數位筆記工具,讓你跳脫樹狀結構的框架,在筆記之間快速建立關聯,也可以根據不同需求,將一則筆記重複運用在不同脈絡中。

我使用下來,覺得 Heptabse 跟其他筆記軟體相比,最厲害的地方是:

  1. 視覺化操作方法,很容易上手,也很容易將學到的東西跟既有知識連結,幫助學習與記憶
  2. 撰寫筆記的同時,每則筆記就像一張卡片的樣子,會激發你想要將知識點拆解到最小的動力,對於理解複雜資訊非常有幫助
  3. Journal 的功能整合日記和筆記,可以輕鬆將個人想法與經驗和學習筆記統整在同一個數位軟體中,不用在不同數位筆記之間來回切換

如果你有學習、研究、工作復盤、或是創作等等的使用情境,推薦你試試看 Heptabase。底下也會分享我的應用方式,給你參考。

筆記軟體怎麼選?

前面介紹了卡片盒筆記法的優點,但畢竟市面上筆記軟體這麼多,這邊想先花點篇幅談談我個人對於挑選筆記軟體的思考點。

根據我多年使用各種筆記軟體的心得,我認為提升思考、學習與工作效率的核心關鍵,就是我們需要針對不同場景,來選擇具備不同優勢的工具。把東西筆記下來以後,會因為各種應用上的需求,需要反覆翻閱與提取,因此我在挑選筆記軟體時,會以筆記的實際應用出發。

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筆記軟體?

我最看重的筆記軟體功能,主要有三個方向:

  • 筆記軟體的速度快慢:必須要讓人可以方便記錄
  • 搜尋功能的成熟度:必須要讓人可以快速查找
  • 筆記有沒有 Metadata,例如:能不能加上標籤、編輯日期… 等資訊

對我來說,選 Heptabase,不只因為它可以作為順暢的「想法記錄工具」,它更像是我大腦的工作桌,而有了這個工作桌,大幅增進我在暫存資訊、提取筆記知識點、將知識點關聯起來的效率

Heptabase 筆記軟體利於暫存、專注、概念化/關聯性思考

對我來說,Heptabase 的定位有如「大腦的工作桌」,那麼我對所謂的「工作桌」的定義與必要條件包括:

  • 暫存靈感:能夠暫時放一些突然出現的東西 ↔ Journal、手機 APP
  • 專注與避免分心:要能夠專注在手上的工作,盡量減少工作以外會讓人分心的東西 ↔ Whiteboard 白板
  • 概念化/關聯性思考:只要是跟專案相關的資料,都能自由取用,放到工作桌上幫助思考 ↔ 視覺化關聯線、Backlink 雙向連結、Right Sidebar 側欄、Card Library 卡片總覽

以上這三點,Heptabase 的功能都能完全滿足!接下來就會說明我如何應用這些功能,幫助我整理腦中的思緒,變成一張張有重複利用價值的筆記。

Heptabase 教學:6 大功能、使用方式、應用場景

那麼 Heptabase 怎麼用呢?在進到 Heptabase 教學篇幅之前,如前面「筆記軟體怎麼選?」段落提到,工具都是輔助我們,還是建議大家先思考自身需求與使用情境及習慣。

我本身對於筆記軟體的需求,至少要包含以上提及的「暫存、專注、概念化/關聯性思考」,而這三件事剛好可以對應到我最常用的 6 個 Heptabase 功能:「Journal 日誌」、「Whiteboard 白板」、「視覺化關聯線」、「Backlink 雙向連結」、「Right Sidebar 側欄」、「Card Library 卡片總覽」。以下分別介紹這 6 大功能和我使用的方式:

Heptabase 6 大功能與使用方式

1.【Journal 日誌】:依日期紀錄與回溯

數位工具讓我們可以很方便儲存所有看到的資料,IG 有「save」的功能,FB 有「我的珍藏」,也有很多像是 Instapaper 等等的工具,專門收集「待讀」的資料,只要一鍵分享就能存到同一個地方,方便你之後再讀。但後來發現,被我存下來的東西都有幾個特點:

  • 看起來很實用,但跟我現在遇到的難題無關
  • 很多人都覺得很厲害,但我現在不需要
  • 很多人都覺得讚,但我其實沒興趣

所以這些被存下來的東西,就算後來都沒有閱讀,其實也沒什麼負面影響。

然而真正的負面影響,在於我們存下這些東西的時候,會下意識想要分類主題,但這些東西真的值得我花那麼多時間分類、整理嗎?

「儲存」的動作,只滿足了當下「不想錯過」的情緒,但其實默默吃掉了不少時間和精力,實際的效益也沒有想像中高。

現在我改變了做法,我決定讓這些「當下感覺很重要的資料」都變成「暫時放在桌上的資料」,有任何想存的東西還是可以隨手打開 Heptabase 手機 APP,在「Journal 日誌」裡記錄,而且 APP 速度很快,符合快速記錄的需求,存完後就先放著,讓子彈飛。

跟以前不同的是,我加上一個「一週後要回顧這些資料」的步驟,並用更謹慎的態度去篩選。如果還覺得這則資訊重要,就可以做一些自己的筆記,但如果不重要,就放著吧!

實際執行上就會是:想到、學到什麼,就記在當天的 Journal 裡 → 每天回顧,用列點的方式記錄對當下有用的知識點 → 每週回顧,把未來可能也會應用到的內容,撰寫成一則新的筆記

記錄在 Heptabase 裡,其實之前存下來的文字也沒有被刪掉,但他們就不會變成一則「筆記」。

每個人腦袋可以裝的東西都是有限的(實體的工作桌面也是),用簡單的工具篩選與捨棄,才能一直保有乾淨的桌面來存放和處理最重要的事。

2.【Whiteboard 白板】:快速將靈感視覺化

再來就是 Heptabase 很厲害的功能 Whiteboard 白板。也可以想像成數位版工作桌,真的做到了「將大腦的思考視覺化」。

在一個獨立的白板裡,你可以任意拖曳筆記,也可以用關聯線將相關的筆記關聯起來,如樹狀圖、心製圖,或其他關聯方式,都可以在這個白板裡做到。

相較於一頁一頁獨立分開的筆記,白板提供一個全局的視角,讓你一次看到「所有相關筆記」,能夠看出筆記之間的關聯,甚至更容易發現思考盲點。

001

3.【視覺化關聯線&Backlink 雙向連結】:關聯性思考

這邊介紹兩個可以把相關筆記建立起連結的功能

  1. 在白板裡將有關的筆記建立關聯線
  2. 在筆記內容裡,可以用「@筆記標題」的方式 tag 其他相關筆記
    • 每則筆記底下,都會顯示曾經 tag 過這則筆記的筆記(點擊右側箭頭,就可以直接開啟那則筆記)
    • 在白板裡按右下角眼睛的 icon,就能看到有哪些筆記已經用「@」互相 tag 過了

▷ 「白板」結合「關聯」功能的應用範例:

看完這些範例,是不是覺得我的 Heptabase 白板很像韓劇警察辦案過程都會畫的那張白板XD

Detective Board

4.【Card Library 卡片總覽】:知識資料庫

不過當你在做一個主題的研究時,有時候不能只仰賴現在手上的筆記,還需要借用一下過去的自己的腦袋。

例如在白板裡整理筆記的時候,你可能會想到以前有某一則筆記也跟這個主題有關。這時候只要打開右上角的 Card Library 卡片總覽,搜尋筆記標題,就能輕鬆拖曳到現在的白板裡。

5.【Right Sidebar 側欄】:隨時瀏覽參考資料的小視窗

當自己的腦袋也不夠用的時候,還會需要站在別人的肩膀上。這時候就能打開 Right Sidebar 側欄,把它作瀏覽器,查找相關資料。好處是不用一直切換應用程式,可以在 Heptabase 上一起處理。

Screenshot 2024 03 26 Pm 02.48.59

Heptabase 應用場景:工作/學習/創作

綜合上面介紹的功能,我自己使用下來,最喜歡的應用場景是:

  1. 學習:學習一個領域的知識
    拆解、重組知識點,深入理解複雜脈絡
  2. 記錄、回顧與復盤:總結做一件事情的經驗
    將經驗與知識點建立關聯,整理自己的思考
  3. 創作:為一個明確的產出(例如文章、簡報、研究報告…)收集相關資料
    整理一件事情的多方論點,建立自己的獨特觀點

不適合用 Heptabase 來做的事

Heptabase 雖然應用的彈性很大,適用場景也很多元,但也有一些限制。我認為這些需求不適合以 Heptabase 來解決:

❌ Heptabase 不適合不常使用電腦的人

Heptabase 目前的功能來說,有許多需要電腦才能操作的地方。如果只用手機的話,不能建立不同筆記之間的關聯線,但這也是 Heptabase 能幫助你深入理解筆記間關聯的核心功能,所以如果你想要的是一款手機就能操作的筆記軟體,那 Heptabase 現階段的產品可能沒辦法滿足你。

這邊也列出使用前的須知(使用門檻)給大家參考:

  • 付費軟體
  • 許多功能以電腦為主。以下是目前手機 APP 的限制:
    • 無法編輯白板內容、無法在白板中建立卡片之間的關聯線
    • 無法把卡片加到白板裡
    • 無法創立新的 tag 、無法設定 tag’s properties
    • 無法為 PDF 畫線、縮放 PDF 與圖片
    • 無法看到 Task app
  • 需要建立自己的筆記系統,才能有效管理筆記。
    • 如果你對於知識管理系統還不熟悉,就想把所有筆記丟進 Heptabase,可能需要花費更多力氣去整理筆記,就變成只是換一個地方收集資訊而已,反而無法有效運用 Heptabase 的優勢。

❌ Heptabase 不適合拿來做專案管理

在 Heptabase 裡,每則筆記的相關資訊包含四個部分:「筆記標題」、「筆記內容」、「筆記標籤」、「與這則筆記相關的其他筆記」。

跟適合用來做專案管理的 Notion 相比,Heptabase 的筆記相關屬性無法自己新增或設定,總覽筆記的視窗也只有一種。

相較於 Heptabase,Notion 的功能更符合專案管理的需求:

  • 可以根據需求建立不同的 property,如 Deadline、狀態… 等等的專案資訊
  • 可以根據 property 有不同的瀏覽方式,如 Table、Calendar、Timeline…

❌ Heptabase 不適合拿來做人生管理

數位筆記軟體有很多種,也都有各自最適合的應用場景。雖然 Heptabase 功能應用方式很多元,但如果要把人生所有跟「筆記」這兩個字有關的東西都放入 Heptabase,在這過程中所需要做的規劃和維護,很可能遠超過做筆記本身能帶來的效益。

所以如果你有「想透過筆記軟體打造人生管理系統」這樣的想法,我認為可能要回頭先思考「筆記」的目標和意義,才能夠選到最適合你的筆記工具。

推薦文章:為什麼你「不需要」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

Heptabase 適合我嗎?

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,你適合使用 Heptabase 嗎?

我認為 Heptabase 不是單純用於記錄的數位筆記軟體,而是一款能夠真正幫助你理解複雜事物的工具。

如果你曾經因為數位工具的功能侷限,常常有「大腦想還比較快」的想法出現,那是因為被筆記軟體的架構限制,非得改變自己處理資訊的方式,使用上才會比較方便。

但使用 Heptabase 的話,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習慣的做法,讓它幫助你把資訊整理的更清晰、更有脈絡,最重要的是,能讓你深入且有效地理解複雜知識。

如果你有跟我一樣的使用場景,推薦你試試看 Heptabase。最簡單的第一步,是挑一個剛好要從 0 開始的專案,用 Heptabase 收集與整理資訊。現在 前往官網註冊 還可以免費試用 7 天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文章

返回頂端